关于献血,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关于献血,关于献血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2024-06-19 10:15:04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刘阳禾 责任编辑:刘阳禾 2024年06月19日 10:1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6月14日是小知世界献血者日。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规模体外培养血液的识知荷泽市某某超声设备制造厂情况下,献血是关于献血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来源。而输血是小知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如实填写健康征询,识知是关于献血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如果掺杂经济利益,小知某些献血者为了成功献血而隐瞒实际情况,识知会给受血者带来输血风险,关于献血同时也失去了输血治疗的小知意义。
每献200毫升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识知最多可拯救3个人的关于献血荷泽市某某超声设备制造厂生命。“我为人人,小知人人为我”,识知捐献血液,救助生命,是献血最直接最简单的初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就没有不良影响。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体内血液总量约4000毫升,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相当于血液总量5%-10%。
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刺激新血细胞生成,增强人体造血活力,改善供血供氧,降低疾病风险,甚至减少癌症发病率。增强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陈代谢,并增强身体免疫力。
健康成年人献血后骨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各组织间液体成分会立即进入血管,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献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捐献全血是指捐献血液的全部成分。捐献成分血是指有选择性地采集血液中某一种成分,所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或外周造血干细胞。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一年24次。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献血者捐献的全都是单采血小板,那么一年最多可以献血24次。
捐献的血液来到血液中心后,还将完成血清学和核酸检测,包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血型等10个项目的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被用于临床。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焦点)
-
中国航展|高空隐身杀手锏、“炸弹卡车”、“彩虹”无人机惊艳亮相
多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虹”新型无人机首次在中国航展公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成为近几届中国航展的重要看点之一。在本届中国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展示了“彩虹”系列无 ...[详细]
-
“五一”假期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中短途客流明显增加,全国公路、铁路、水路、民航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5月2日,“五一”假期第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 ...[详细]
-
网友称出租车司机将两女子反锁车内等拼车,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回应
5月6日,江西省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博@南昌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情况说明称,2024年5月6日,我局关注到抖音网友反映的“出租车司机将已上车两女子强行反锁车内等拼车”情况,第一时间开展调查,5月6 ...[详细]
-
原标题:亿缕阳光|春风十里不如你) 亿缕阳光|春风十里不如你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被爱惦记与用心对待的感觉,真好! ...[详细]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11月18日报道11月15日-11月24日,2024广州车展正式举行。网易汽车邀请各位行业精英开启高端对话,共同探讨新时代、新汽车的突破与创新 ...[详细]
-
记者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 ...[详细]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 ...[详细]
-
近期供应链消息称,苹果公司正与美国某一造车新势力洽谈重启“苹果汽车”合作的可能性。目前与苹果接洽呼声最高的是Rivian。虽然Rivian资金仍吃紧,且难逃裁员潮,但为亚马逊造车的合作仍持续,外传 ...[详细]
-
独库公路享有“中国最美公路”的美誉。由于天气、地形及路况等因素影响,每年冬季,独库公路都要实施冬季封闭。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冬天,独库公路库车段冬季“不打烊”。独库公路库车段沿途分布着大小龙池风景 ...[详细]
-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黄盛、实习生张欣怡)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就8起行政处罚和7起未予处罚典型案例予以公示。公示的案例显示,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单位,保险公司、快递公司等各类经营主体,尤其是各类提供“面 ...[详细]